中國一少數(shù)民族,打招呼方式竟是吻嘴唇?
中國的塔吉克族絕對是少數(shù)民族,據(jù)2010年統(tǒng)計只有5萬多人,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還有少部分在南疆的澤普、莎車、阿克陶、葉城和皮山等地,前幾天到塔縣看杏花,便是進入塔吉克族聚居區(qū)了。
這天剛好塔縣庫克西魯克鄉(xiāng)“巴扎”(當?shù)厝思?、趕集的稱謂),大批塔吉克人聚居到一起,他們乘巴扎期間交換物品,購買生產資料和生活物資。婦女們往往會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男人們打扮的精神抖擻,一些附近村落許久不見的親朋<愛尬聊_尬聊生活>好友都會在巴扎上見面,于是打招呼、寒暄此起披伏,熱鬧非凡。
據(jù)考證,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它包括色勒庫爾語和瓦罕語兩大方言,色勒庫爾語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居民日常生活中進行交際的主要口語。由于塔吉克人口少,沒有民族文字,與外界交往許多人學會了維吾爾語和柯爾克孜語,也普遍使用維吾爾語言文字。
但是塔吉克人之間的交往依然保存著自己的傳統(tǒng)習俗和見面禮儀,吻手禮便是塔吉克族見面主要禮儀之一。在眾多人聚集的巴扎上,吻手禮頻頻出現(xiàn),頗有意思。
一般,兩個男子相見,先是握手,然后同時舉起握著的手互吻對方的手背,顯得非常友好。
如是久別重逢,近親好友互致問候,一方說“胡西阿美地”(很高興吧),對方說“巴力卡拉”(非常高興),再互相緊緊擁抱,以示親熱和思念之意。然后就如身體可好、家里大小平安、牲畜興旺、莊稼豐收之類的問候語。
成年女性與男性相見,女性要吻男性的手掌,男性回報以撫摸對方面頰,以示敬意。
若年齡相近,女子對男子行吻手禮后,男子以手觸女子頭部行相見禮。現(xiàn)在年輕人中,也有比較簡單的見面行握手禮的。這個從背后看,你不知道她們在做什么動作,不要想歪了,再多看一圖。
而女性見到男性長者時,男性長者會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女性則輕輕拉住長者的手指尖,吻一下手心。在傳統(tǒng)的塔吉克家庭,孩子們每天早上都要對父母行吻手禮。
如是不同輩份女性見面,總是長輩親吻小輩的額頭,或是眼睛,小輩親吻長輩的手心,與長輩行貼面禮并撫摸對方的面頰,體現(xiàn)出一種愛幼尊老的良好風氣。
平輩的女人相見,互吻面頰。
最銷魂的是平輩的比較親近的女子見面,要互相親吻對方的嘴唇,幾乎與西方女人相見時的禮節(jié)相同。
看她們輕輕地閉上眼睛,等待親吻的那一瞬間的表情,你是不是也想做一回塔吉克人?
最后,她們深深地吻在一起了。
相信曾經(jīng)去過塔什庫爾干或者其他塔吉克族聚居地的人,對于塔吉克族獨特的親吻禮都會感覺驚奇。以往覺得只有在歐美國家才有的吻面、吻手甚至吻嘴唇,原來在祖國的最西陲也能看到。這個連塔吉克族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的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蛟S,遠古時期人們都是這樣表達自己情感的,只是含蓄的東方文化讓禮儀之邦逐漸淡出了歷史。
文章內容轉載自螞蜂窩用戶南麂土著 的游記《塔吉克族見面打招呼,竟然吻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