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播完了,我想聊一聊劇里的父母們……?
從8月10日播出到9月6日大結(jié)局,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終于播出了。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觀眾的情緒隨著劇中人物的變化而波動。
為了劇中幾個主角的關系,網(wǎng)上大吵了一架。
不管你喜歡或討厭哪個角色,殊途同歸。幾乎每個人都要把編劇拉出來罵他。
劇中年輕人對CP燉有很多討論。這一次我想講講劇中的父母。
李海潮
李這個角色應該說是《以家人之名》年父母中爭議最少也最討喜的一個。
他是公認的好人、好父親、好鄰居。
自從妻子去世后,他獨自撫養(yǎng)簡佩筠長大。
鄰居們看在眼里的他們的家庭情況也記在心里,他們多次介紹他的對象。
然而,自從年輕的尖尖不愿接受繼母后,李再也沒有和結(jié)過婚。
遇到何梅后,他對小秋也很友好。
后來,何梅的母親病重,就向他借錢,委托秋子照顧他。他甚至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凌和和平吵了一架,卻把忘了。李和邀請到他們家吃飯。
、何、李建健三兄弟姐妹,在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成長為現(xiàn)在的他們。
沒有李,何可能是在家鄉(xiāng)被不重視教育的奶奶帶大的,延續(xù)了家鄉(xiāng)人“面朝黃土,背對天”的命運。
父母離婚和妹妹去世的陰影也會嚴重影響凌霄的心理狀況。
等孩子們都長大了,的生父趙來到門口,要邱認祖歸宗。
強烈反對的李聽說趙可以讓出國留學后,抱著給孩子一個更好未來的心態(tài),選擇了放手。
九年后落魄歸來,李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和母親何梅相認。
就連李也在東東照顧何梅的自閉癥男孩。
可以說,除了有兩個帥氣的哥哥,有一個像李這樣的父親也是非常重要的。
凌和平
很多觀眾都喜歡看李和凌和平的互動,這種“直到退潮時銀行加寬”的CP。
但客觀來說,從丈夫和父親的角度來看,凌和平的角色并不完美。
當然,這和他的工作性質(zhì)有關。
作為一名警察,他需要比普通人在工作上花費更多的精力,不可避免地會忽視家庭。
只是王力可錢遠在《在劫難逃》中扮演刑警隊長張海峰,他也有類似的煩惱。
張海峰的女兒們正在開花結(jié)果,因為她們希望父母陪著她們,甚至吃孩子給的“魔法糖果”。
誤入院后,張海峰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趕到醫(yī)院陪多多。
像凌和平、張海峰這樣的父親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他們在家里成了“店主”。
因此,在凌霄的生日聚會上,陳婷一點也不給前夫面子。在感謝李的同時,她也沒有忘記挖苦凌和平。
陳婷這個角色很可恨,在這樣的場合說這樣的話讓她很尷尬,但我不得不承認她說的是對的。
在成長的過程中,過去很多事情都是說了算,后來李說了算。
凌和平愛凌霄嗎?當然可以。愛。
愛不愛陳婷?本該相愛的。
不幸的是,愛和傷害從來不是對立的。
最終,凌和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分別向凌霄和陳婷道歉。
和美
秋子的母親何梅是一個相當復雜的角色。
從一開始,她就是一個美麗又勵志的單身媽媽。
傳統(tǒng)的農(nóng)村家庭出身,卻不愿像長輩一樣一輩子被困在地下。
來到城市獨自努力,喜歡讀世界名。
著。即使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遇到了渣男也是說離婚就離婚,毫不含糊。
懷了渣男的孩子,大不了就自己養(yǎng),反正不吃回頭草。
這樣一個女性形象,可以說比起某些都市女性成長劇中的主角還要颯得多。
她在剛認識李海潮的情況下,就特意跟他確認,想要知道李海潮是否喜歡小孩,并在之后不久就將賀子秋丟在了李家。
原本,看到這里的時候,我以為編劇想要表達的是,女性并不是天生為了當母親的,也有很多女人本身就不喜歡小孩。
賀梅發(fā)現(xiàn)自己不喜歡小孩,而李海潮不僅喜歡,還能把孩子照顧得很好,所以狠心拋下子秋。
如果按照這樣寫,一方面賀梅會被罵得很慘,但另一方面也是對社會上一些性別偏見的反駁。
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是我想多了。
多年后賀梅從深圳回來,帶回來了一個小男孩冬冬。
在冬冬身世揭曉之前,大家都以為他是賀梅二婚生的孩子,這讓賀梅這個角色一下就成了一個“奇葩”。
既然當初不喜歡小孩,連子秋都不要,為什么又再生了一個?生就生了,怎么還不好好養(yǎng)育,讓孩子得了自閉癥?
這是很多人曾經(jīng)有過的疑問。
然而,賀梅這個角色背后有那么多的故事,劇中只用了半集的時間就解釋清楚了。
她去了深圳就失聯(lián),是因為她過失殺人坐牢四年。
她撫養(yǎng)冬冬,是因為冬冬媽媽長期遭受家暴,反抗時防衛(wèi)過當致丈夫死亡坐牢四年。
冬冬的自閉癥也是因為原生家庭環(huán)境留下陰影。
誤會是解釋清楚了,賀梅也成功洗白了,但是編劇把這么重要的兩個故事擠在半集里面,輕描淡寫一筆帶過,這樣的節(jié)奏把控實在讓人不知該說什么好。
陳婷
凌霄的媽媽陳婷,是全劇最令人討厭的角色之一。
她年輕時自己出去玩,把孩子鎖在家中,導致第一個女兒吃核桃噎死。
出了這樣的事,她卻把責任推給目睹妹妹死亡全過程的凌霄。
剛搬到一個新的小區(qū),她就莫名嫌棄樓下的李海潮,還在飯桌上當著孩子的面說鄰居壞話。
離婚時,她又直接跟凌霄說自己不要他了,并把兒子丟給了李尖尖。
從那之后,凌霄的整個成長過程,陳婷作為母親完全缺席,卻在凌霄高考前這么重要的時間找到學校,希望能夠與他相認。
出了車禍,娘家人不管她,把她丟給剛成年的凌霄來照顧。
凌霄為此不得不前往新加坡留學,一邊上學一邊照顧這個不稱職的母親,以及同母異父的妹妹小橙子。
等到凌霄從新加坡回來之后,心理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需要依賴藥物才能睡著。身上也因為一碗粥而留下了巨大的傷疤。
不僅如此,一直到全劇倒數(shù)第二集,陳婷還在反對凌霄和李尖尖在一起。
她的這些行為,實在讓觀眾氣得牙癢癢。
但是事實上,陳婷這個角色本身非??嗲椤?/p>
從她的角度來看,第一任丈夫總是忙于工作,在家里也不管事,她一個人帶兩個娃。
女兒的意外死亡,和她自身息息相關,因此患上創(chuàng)傷后應激綜合征,身邊卻無人察覺。
后來又遭遇車禍,第二任丈夫死亡,她也落得個下肢癱瘓。
同樣是心理疾病,不同的是凌霄有人關心,有人愿意去溫暖他、治愈他,而陳婷沒有,所以陳婷的癥狀也更加嚴重。
這才導致后來一系列事情的發(fā)生。
這個角色有那么多的苦衷可以讓人去試著理解她,而且她后期的態(tài)度對比之前已經(jīng)明顯有所軟化,要想真正洗白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編劇卻在無數(shù)種處理方式中,選擇了最令人無語的一種。
就因為看到了一篇李尖尖在樹洞的投稿,陳婷就突然想通,帶著小橙子飛回了新加坡。
至此,陳婷這個角色雖然劇里洗白成功,但在觀眾心中算是徹底洗白失敗。
其他角色對她的態(tài)度突然轉(zhuǎn)變,也讓之前曠日持久的那些沖突看起來就像個笑話。
趙華光
如果說陳婷是全劇最討厭的母親角色,那么賀子秋的父親趙華光無疑是最討厭的父親角色。
陳婷是離婚后拋棄了凌霄,趙華光是壓根就沒見過賀子秋,甚至有一段時間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么一個兒子。
陳婷做出那么多令人窒息的事情,是因為心理狀況。
那么趙華光的問題,就純粹是三觀問題。
關于這個角色,我都不需要多說什么,只要例舉幾句他的臺詞,你們就能感受到了。
第一次去學校找賀子秋,“你養(yǎng)父只是個開面館的,你這樣下<愛尬聊_尬聊百科>去是不會有最好的教育的,你的未來完蛋啦”。
去面館找李海潮,“畢竟您是個開面館的嘛,眼界也就到這兒了”。
想讓子秋認祖歸宗,“還是不跟我走是嗎?我們走著瞧”。
被賀梅罵了之后賀子秋通話,“算爸爸求你了行吧”、“跟你道歉行吧”、“你還想怎樣???”。
最后一次和子秋見面,“老子教訓兒子是天經(jīng)地義”、“我還沒舍得打過你吧?”。
這些話對于李海潮以及從小在李家長大的賀子秋來說,是完全不可理喻的。
心理可以治愈,但三觀卻無法改變。
這也是為什么最后賀梅、陳婷都與家人達成了和解,而趙華光和賀子秋選擇永不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