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國家信訪局“一把手”部署5個重點任務?
12月23日,《學習時報》頭版刊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章的文章《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 全面履行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
李文章對下一步信訪工作作具體部署,提出5個重點任務。其中,文章指出,督促有權處理單位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同時,建立健全信訪積案化解的常態(tài)長效機制,推動案結事了、事心雙解。
高層提要求
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其中,要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暢通和規(guī)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xié)調(diào)、權益保障通道。
李文章在《學習時報》的發(fā)文中寫道,要準確把握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總體要求,信訪工作必須堅持人民至上。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通過信訪渠道主動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疾苦,摸清群眾愿望和訴求,更好為群眾服務;
信訪工作是最現(xiàn)實的群眾工作,聚焦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帶著感情和責任為群眾排憂解難;
信訪工作是面對面的群眾工作,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把黨員、干部下訪和群眾上訪結合起來。
高層對信訪工作非常重視,今年以來已經(jīng)多次對信訪工作作部署。
3月1日,習近平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要通過信訪渠道摸清群眾愿望和訴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舉一反三,加以改進,更好為群眾服務。
同時,領導干部要學網(wǎng)、懂網(wǎng)、用網(wǎng),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wǎng)民關切。
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信訪工作條例》。《信訪工作條例》共6章50條,圍繞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的體制機制、職責任務、處理程序、監(jiān)督體系等進行頂層設計。
《條例》規(guī)定,各級機關、單位應當暢通信訪渠道,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信訪事項,傾聽人民群眾建議、意見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監(jiān)督,為人民群眾服務。
5月25日至26日,第九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會見會議代表。
曾長期在政法系統(tǒng)任職
李文章1962年12月出生,早年在家鄉(xiāng)寧夏工作,曾任寧夏自治區(qū)銀川市委副書記(正廳級),自治區(qū)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石嘴山市委書記,固原市委書記,2012年6月在固原市委書記任上躋身寧夏自治區(qū)黨委常委。
2015年6月,李文章出任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次年6月跨省履新遼寧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18年12月,李文章調(diào)任國家安全部政治部主任、黨委委員。
2020年4月,李文章出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黨組書記。
(資料圖)
今年1月16<愛尬聊_尬聊百科>日,全國信訪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部署了2022年全國信訪工作。李文章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敢啃硬骨頭、最大限度減存量。通過化解梳理交辦的重復信訪事項,帶動重復信訪比例大幅下降、突出矛盾明顯緩解。
政知君注意到,今年以來,李文章已經(jīng)多次前往地方調(diào)研督導信訪工作,調(diào)研主題包括群眾矛盾調(diào)解、基層社會治理、信訪積案化解等情況。
6月23日至23日,李文章到黑龍江省調(diào)研督導信訪工作;
6月27日至28日,李文章到福建省調(diào)研督導信訪工作;
7月14日至15日,李文章到廣東出席廣東省信訪工作會議并講話。會后,李文章在廣州市調(diào)研督導信訪工作;
8月3日至6日,李文章到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調(diào)研督導信訪工作。
5個重點任務
如今正值歲末年初,各單位都在部署明年工作。李文章在《學習時報》的發(fā)文中對下一步信訪工作提了最新部署。
他具體提出了5個重點任務:
持續(xù)深化信訪制度改革;
暢通和規(guī)范信訪渠道,適應群眾訴求表達方式變化,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拓展信、訪、網(wǎng)、電等信訪渠道,搭建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投訴平臺,方便群眾就地就近反映問題,充分發(fā)揮領導干部接訪、下訪、約訪的機制作用,積極開展視頻接訪;
堅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督促有權處理單位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建立健全信訪積案化解的常態(tài)長效機制,推動案結事了、事心雙解,對新產(chǎn)生的重復信訪事項建立滾動排查、定期梳理、持續(xù)化解機制,推動信訪積案隨有隨清、重復信訪持續(xù)下降,切實減少矛盾積累上行;
妥善防范化解矛盾風險,聚焦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持續(xù)開展信訪矛盾隱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著力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
夯實信訪工作基層基礎,深入開展大督查、大接訪、大調(diào)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