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船只運送核廢水至中國臨海周邊排放?誤導?
速覽
- 網傳“日本用船只運送核廢水至中國臨海周邊排放”這一說法具有誤導性。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核廢水將通過海底隧道輸送至距福島第一核電站海岸約1公里處的出口排放。
- 包括中國在內的日本鄰國、日本國內漁業(yè)從業(yè)者以及相關環(huán)保組織都嚴厲譴責了“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這一行為。
- 日本政府表示將等待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組6月底公布相關評估報告后,開始正式排放核廢水。
事件背景
據(jù)日本廣播協(xié)會報道,日本政府2023年1月13日正式決定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超過130萬噸的核廢水于今年夏季排入大海。此舉引發(fā)全球關注和激辯。
近日,有讀者就此事向“澎湃明查”提問,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是以船只運送的方式,還是管道直排的方式排放,且是否會將核污染水運至中國臨海周邊排放?
網傳說法截圖
明查
網傳說法源自何處?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引發(fā)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事故。據(jù)路透社2011年4月12日報道,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將此次福島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定為最高等級7級,與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同級。
相關報道顯示,地震發(fā)生后,福島<愛尬聊_健康養(yǎng)生>核電站發(fā)生核泄漏,超過130萬立方米的海水被灌入反應堆以冷卻熔融的核燃料,數(shù)量龐大的海水也因此遭到了64種放射性核素污染。
事后,東京電力公司設置了事故放射性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其中包括鍶銫吸附裝置、反滲透膜除鹽裝置以及多核素去除裝置等,用以去除事故放射性廢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素。
目前,經過處理的污染水被儲存在1000多個儲存罐中。但截至2022年秋季,儲水設施容量已接近極限,而用于放置儲水設施的土地也所剩無幾。
受到污染的廢水填滿了福島第一核電站1000多個水箱。圖片來源:美聯(lián)社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將福島核電站處理后的125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并聲稱這是處理水中氚和微量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最佳方法。
氚是氫的放射性同位素,不能穿透皮膚,但攝入后可能會對人體有害。
計劃宣布不久后,日本當局請求聯(lián)合國核監(jiān)督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相關技術援助,以檢測和審查與此次核廢水排放有關的計劃和活動。
核廢水如何排放?
據(jù)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介紹,經處理的核廢水在被大量海水稀釋后,將通過海底隧道輸送至距福島第一核電站海岸約1公里處的出口排放。
東京電力公司提供的放射性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及處理過程流程圖
日本福島當?shù)孛襟w最新報道稱,東京電力公司已于當?shù)貢r間6月26日早上7點05分開始了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中重型設備拆除的潛水作業(yè)。當?shù)貢r間上午9點半,潛水作業(yè)完成。之后,東京電力公司會安裝排放口的蓋子。待該工程結束后,意味著核污染水排海準備工程基本完畢。
各方怎么說?
盡管聯(lián)合國核監(jiān)督機構負責評估該計劃的安全性,但在該計劃宣布后,輿論一片嘩然。日本國內漁業(yè)從業(yè)者和鄰國,以及環(huán)保組織對該計劃的批評聲不絕于耳。
日本廣播協(xié)會相關報道顯示,巖手、宮城和福島縣的生活協(xié)同組合聯(lián)合會和宮城縣漁協(xié)代已于去年9月向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經濟產業(yè)省遞交了約4.2萬人的聯(lián)合署名,反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方案,要求采取其他方法處理核污染水。
日本福島縣磐城市市長內田廣之在今年1月13日發(fā)表聲明說,希望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切實履行當初的承諾,即“不獲得相關者的理解,便不展開任何處置”。
同日,日本宮城縣漁業(yè)協(xié)會會長寺澤春彥接受當?shù)仉娨暸_采訪時表示,他們會繼續(xù)將反對的態(tài)度貫徹到底。
當?shù)貢r間2021年4月13日,抗議者在日本東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對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圖片來源:新華社
今年6月15日,根據(jù)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韓國民調機構Research View上月對1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85%的韓國民眾反對日本排放廢水的計劃。70%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廢水排放繼續(xù)下去,他們將減少海鮮消費。
韓國漁業(yè)部門也誓言要加大力度監(jiān)測天然鹽場的放射性物質含量,并繼續(xù)禁止從福島附近海域進口海產品。
當?shù)貢r間6月12日,韓國首爾,人們舉行集會抗議福島核廢水排放??棺h者敦促韓國政府對日本提起訴訟,要求停止排放。圖片來源:新華社
同時,香港星島日報稱,澳門市政署6月13日聲明,如果日本方面開始排放核廢水,屆時將會暫停包括東京都、千葉縣等九個日本縣市的水產、蔬菜和水果等的進口申請,不排除進一步要求從日本其他地方進口的鮮活食品都要附上輻射檢測證明,并通過相關檢驗檢疫措施。
除此之外,新華社5月29日報道顯示,中方代表2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76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上也表示,堅決反對日本單方面決定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海洋。
中方代表指出:“福島沿岸洋流強勁,核污染水排海10年后,有關放射性核素將蔓延至全球海域。此舉是將風險轉嫁給全人類,不是日方的私事,而是關乎全球公眾健康的重大問題?!敝蟹酱磉€強調,“在同各方協(xié)商達成一致前,日方不得擅自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國際環(huán)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其發(fā)布的一項報告中指出,日本福島核電站受到核污染的廢水含有放射性物質,一旦被排放入海將會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并指責日本政府有關污水已經“處理過”的說法會給外界造成錯誤印象,以為污水中“只含有氚”。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輻射調查小組每年在福島縣進行放射性水平的實地調查,監(jiān)測核電站事故后的公共衛(wèi)生防護工作。圖片來源:Greenpeace網站
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案?
《科學》雜志今年1月的一篇文章曾引述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海洋生物學家羅伯特·里奇蒙的話表示,盡管日方一再聲稱“稀釋之后的核污染水比飲用水還安全”聽起來令人很放心,但此種安全水平仍然比海水中的自然水平高出數(shù)千倍。而且這些水將集中在一個點排放數(shù)十年,因此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仍然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累積,并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
羅伯特·里奇蒙提出過有更可行的辦法,比如把核廢水通入充滿牡蠣、蠔類的水箱,它們會吞噬浮游生物,將放射性元素固化到其外殼上;或者把這些水儲存40到60年,因為氚的半衰期只有大約12年。但由于成本問題,日本政府沒有采納相關建議。
《科學》雜志相關報道截圖
根據(jù)日本朝日新聞的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組于今年5月底視察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現(xiàn)場,并進行了為期5天的調查,一份對日本核廢水排海計劃評估的綜合性報告將在本月月底完成。日本政府表示,將等這份報告公布后開始排放核廢水,工程一旦開啟將持續(xù)30年左右。
綜上所述,網傳“日本用船只運送核廢水至中國臨海周邊排放”這一說法具有誤導性。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核廢水將通過海底隧道輸送至距福島第一核電站海岸約1公里處排放。包括中國在內的日本鄰國、日本國內漁業(yè)從業(yè)者以及相關環(huán)保組織都嚴厲譴責了“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這一行為。日本政府表示,將等待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組6月底公布相關評估報告后,開始正式排放核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