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的作者是誰啊??
ty_春天來了126 2022-01-06 02:06
主人公:更羸、魏王。
典故:更羸陪同魏王散步,看見遠處有一只大雁飛來。他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只要虛拉弓弦,就可以讓那只飛鳥跌落下來?!蔽和趼犃诵φf:“ 你的射箭技術(shù)竟能高超到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說:“能?!?/p>
不一會兒,那只大雁飛到了頭頂上空。只見更羸拉弓扣弦,隨著嘣地一聲弦響,只見大雁先是向高處猛地一竄,隨后在空中無力地?fù)浯驇紫?,便一頭栽落下來。 魏王驚奇得半天合不攏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術(shù)竟能高超到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
更羸說:“不是我的箭術(shù)高超,而是因為這只大雁身有隱傷?!蔽和醺婀至耍骸按笱氵h在天邊,你怎么會知道它有隱傷呢?”更羸說:“這只大雁飛得很慢,鳴聲悲涼。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飛得慢,是因為它體內(nèi)有傷;鳴聲悲,是因為它長久失群。這只孤雁瘡傷未愈,驚魂不定,所以一聽見尖利的弓弦響聲便驚逃高飛。由于急拍雙翅,用力過猛,引起舊傷迸裂,才跌落下來的?!?/p>
最好吃瓜吧 2022-01-06 02:06
《驚弓之鳥》:更羸與魏王
《焚書坑儒》:秦始皇
《聞雞起舞》:祖逖與劉琨
《指鹿為馬》:趙高
可是那估計是你 2022-01-06 02:07
驚弓之鳥的鳥是指大雁。
戰(zhàn)國末年,秦國日益強大,對其他各國虎視眈眈。趙、楚、燕、齊、韓、魏決定聯(lián)合抗秦。 一天,趙國使者魏加和楚國春申君一起商談抗秦主將的人選。
當(dāng)魏加知道春申君準(zhǔn)備讓臨武君擔(dān)任主將時,只是搖頭嘆氣不吭聲。春申君知道他不同意,就問他原因,魏加說:“我講一個故事給你聽,聽完了,你就會明白的?!?
“從前魏國有個神箭手名叫更羸,射起箭來真可以說是百發(fā)百中。一天,他和魏王一起散步時,天空中飛過幾只大雁。他對魏王說:‘大王,我只要用弓,不用箭,就可以把鳥射下來?!?
過了一會,一只大雁從東方飛來,更贏舉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弓弦,隨著弦響,大雁真的從空中掉了下來了。魏王大吃一驚說:‘想不到你會有這樣的本領(lǐng)。’
更贏說:‘這并不是我有什么超人的本領(lǐng),而是這只大雁受過箭傷。你沒有看見他飛得很慢,叫聲很悲凄嗎?飛得慢,是它的傷口疼痛,叫得悲是離開雁群很久了。
它驚魂未定,又聽到弦響,就拼命想往高處飛,一使勁,傷口又裂開,所以就掉下來了?!? 接著,魏加話鋒一轉(zhuǎn)說:“臨武君剛被秦軍打敗過,看到秦軍就會害怕,如同受過傷的鳥一樣,怎么能再讓他擔(dān)任主將呢?”
180****0530 2022-01-06 02:07 歷史故事《驚弓之鳥》中的主人公是更羸。 驚弓之鳥指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勝,現(xiàn)以“驚弓之鳥”來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反過來說,它啟示我們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俗話說的“未作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就是這個道理,也是與做賊心虛恰恰相反的意思。 成語典故出處: 從前,更羸與魏王在高大的臺下,他們抬頭看見一只飛鳥,更羸對魏王說:“我為大王表演一個拉弓虛射就能使鳥掉下來的技能?!蔽和跽f:“射箭技術(shù)可以達到這么高的水平嗎?”更羸說:“可以?!薄∵^了一會兒,有一只大雁從東方飛來。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魏王驚嘆道:“(箭術(shù))難道真的可以達到這種地步?”更羸解釋說:“這是一只有傷的鳥!”魏王更納悶了:“先生憑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說:“它飛得慢,鳴聲又凄厲。飛得慢,是因為舊傷疼痛,鳴聲凄厲,是因為長久失群,原來的傷口沒有愈合,驚恐的心理還沒有消除,一聽見弓弦響聲便奮力向上飛,引起舊傷進裂,才跌落下來的?!?/p>
草莓大戰(zhàn)水蜜桃 2022-01-06 02:08 《驚弓之鳥》主人公是更羸。 原文 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fā)(6)而下鳥?!蔽和踉唬骸叭粍t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fā)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蓖踉唬骸跋壬我灾??”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fù)匆?;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發(fā)而)隕也?!?譯文 有一天,更羸與魏王在高大的臺下,他們抬頭看見一只飛鳥,更羸對魏王說:“我為大王表演一個拉弓虛射就能使鳥掉下來的技能?!蔽和鯎u頭笑笑:“射箭技術(shù)可以達到這么高的水平嗎?”更贏說:“能?!薄∵^了沒有多久,一只孤雁從東方徐徐飛來,更羸擺好姿式,拉滿弓弦,虛射一箭,雁應(yīng)聲而落。魏王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驚嘆道:“箭術(shù)難道真的可以達到這種地步?”更羸於下弓解釋說:“這是一只有隱傷的鳥,聽見弦聲驚悖而下落的,并非我的技術(shù)高明!”魏王更納悶了:“大雁在天空中飛,先生怎么知道它有隱傷?”更羸回答說:“它飛得慢,是因為舊傷疼痛,鳴聲又凄厲,是因為長久失群,原來的傷口沒有愈合,驚恐的心理還沒有消除,一聽到弦聲,就猛一下子搧動翅膀往高處飛,瞬間就牽動舊的創(chuàng)傷,疼得使它跌落下來。”